为进一步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夯实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基础,9月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七楼沙龙室举办本学期首场“青年学术沙龙”。本次青年学术沙龙邀请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副院长张子玉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主题开展专题分享。活动由党委书记兰婷主持,全体青年教师参加。

张子玉副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聚焦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学术与教学领域成果丰硕。他从自身从教经历为切入点,围绕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核心命题,作“从‘单维发力’到‘四维协同’——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若干思考”主题分享。从“科研筑基、教学提质、育人增效、社会服务”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他提出,思政课教师需以理论研究筑牢能力根基,通过教学比赛等抓手提升课堂育人效能,以价值引领涵养育人情怀,同时借助社会服务拓展自身社会价值,实现“四维协同”的能力发展格局。张子玉副教授结合浙江工业大学思政教育实践案例,阐述了从“单维发力”向“多维协同”转型的具体路径,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在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中深化理论阐释力,在育人实践中强化价值引领力,在社会服务中彰显专业影响力。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青年教师们结合教学与科研中的困惑积极提问,张子玉副教授逐一给出细致且具针对性的建议,为解决教学实际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兰婷作总结发言。她对张子玉副教授的细致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能与张子玉副教授建立更常态化、深层次的交流机制,希望在教学改革、科研攻关、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精准指导。此次青年学术沙龙的举办,不仅为学院青年教师搭建了与专家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更以精准化、专业化的分享内容,为青年教师突破能力提升瓶颈、明确成长方向提供了重要启发。后续将持续聚焦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为推动学院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更多青春动能,也为学院持续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