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于2月21-24日开展了2024-2025-2学期思政课教师第一次集体备课。此次备课会涵盖德法、原理、纲要、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五门课程,各教研室分别开展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备课活动。
德法课会围绕教材,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细致梳理,就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展开热烈讨论;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备课会围绕第23届“德馨杯”演讲比赛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教研室主任分享了如何将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最新讲话融入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原理课备课会探讨了如何结合最近火热的人工智能、杭州“六小龙”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板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备课会上,教师们一致认为,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纲要课备课会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梳理,强调要通过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伟大成就。同时,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备课会围绕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报国弘道”的价值追求、“垂范奉献”的目的理念、“启智笃行”的方法路径,构成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核,应通过历史案例与现实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备课会围绕打造精彩开学首课、融入最新讲话精神、总结上学期工作以及部署本学期教学任务,尤其是针对教学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教师们提出,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民营企业座谈会等最新讲话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与社会责任感。
概论课备课会围绕将党的最新精神和时代案例融入概论课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规范,提升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认识。教师们对课程的整体框架和教学逻辑进行了优化,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运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就,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本次集体备课会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教研室教师通过深入交流与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相信在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课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