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分别召开了2024-2025-1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各教研室围绕学院重点任务凝聚力量、统一思想,布局谋划新学期各项教学工作。
8月26日到8月30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为期五天的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程刚、学院党委书记兰婷、副院长隋金波参加备课。专家们围绕“正确认识历史的望远镜与显微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大历史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与阐述。会后,教研室主任周爽组织了分组讨论,任课教师围绕如何更好地开设和讲授课程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在未来教学实践中,应致力于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相结合,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及其伟大成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与民族观。
9月6日上午,各门思政课开展线下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学督导组、学院领导分别参加了备课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着重就“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如何把课件逻辑与教材逻辑充分衔接、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兴趣等展开积极讨论,各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独特见解,旨在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理念的成熟和师生关系的融洽。大家一致认为开学第一课至关重要,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注重思考能力和价值观念的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上,教研室副主任魏丽娜分享了暑期参加教材培训的收获。她建议老师弄清楚教材和课程的整体逻辑和主线,讲清楚这门课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的问题,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奥运精神(巴黎奥运会)、吉林大学研修内容等有机融入本门课。任课教师踊跃发言、建言献策,为新学期本教研室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讨论了本学期教学安排与注意事项,重点探讨和分享了中央最新文件和精神如何融入概论课教学,随后就中央最新文件与精神如何融入课程教学展开了讨论。教研室副主任罗霜介绍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和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们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上集中学习了习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教研室主任杨宁芳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能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兰婷对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她指出,在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二十周年之际,以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高质量开展思政课教学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教师要做好教学管理,做好自我监督,强化监控课堂的能力,规范课堂秩序,上好开学第一课,为后续高质量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本次集体备课为教师交流与研讨提供了机会,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对于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