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浙江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副校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郑仓元到校,为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代表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报告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张土乔主持。
报告题为“坚定‘四个自信’ 做合格共产党员”。郑仓元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的命题开始,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做了深刻的解读,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并就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问题做了明确的阐述,他指出,我们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造。
报告中,郑仓元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他强调,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关键看两条标准;一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二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进而论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郑仓元在“理论自信”的部分阐述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围绕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这一条主线,不断实现发展理论的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进一步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需要,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性的需要,其中,他详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优势。郑仓元说,“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我们必须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去回溯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更提示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还必须在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展开当代中国伟大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从而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自觉地、牢牢地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命、文化权利和文化责任。
就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问题,郑仓元认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政治定力,守纪律讲规矩,严以用权;要有卓越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员中层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