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全校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实施马院师生政治理论学习进课堂,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促进思政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推行“专题案例式”教学方式改革。11月15日下午,胡建成教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为全体辅导员、马院师生及纲要课学生讲授专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红船精神”。本次教学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岭梅主持。
胡建成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导入专题教学,整场专题教学围绕党的建立和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红船精神的内涵,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三个问题展开论述。胡建成教授从思想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历史根据、文化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党的建立和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早期共产党小组的建立、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伟大使命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党诞生的历史依据。随后重点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具体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即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上。在讲座中胡建成书记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十九大的报告,结合“红船精神”和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念和信仰,确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从而超越自我,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胡建成书记史论结合,幽默风趣的精彩的讲授,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通过本次学习,与会辅导员与马院师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船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践行红船精神。同时,思政理论课“专题案例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在依据教材,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及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基础上设置专题,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讲授。“专题案例式”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丰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