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5月22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1116会议室召开了2017-2018-2学期本科生思政理论课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来自各二级学院的3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高岭梅主持。
会上,15级、16级、17级的学生就本学期所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的课堂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作业形式和考试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反馈。同学们纷纷表示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时事政治以及“三观”培养的重要性,任课老师经验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交流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良好意见和建议。
高岭梅作总结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致力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索,自2012年以来推行“一个理念,三个模式”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即以“实践育人”为理念,形成“专题+案例+讨论”的理论性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理论社团+实践基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机考”与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感谢同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学院将及时整理并反馈给各任课老师,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能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思政理论课育人树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