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国计量学院委员会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上级部署要求,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现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学院党总支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方法,找准工作抓手,抓好工作重点,着眼解决问题,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各项要求部署,从办实事解难题、激发组织活力、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学院党总支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组织建设年活动,主要实现以下五个目标:
(一)组织基础更加扎实。党总支各级组织设置科学合理,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党内民主建设稳步推进,民主氛围浓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成效显著。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学生党员质量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得到加强。
(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党总支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教工党员基层服务团队、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完善党员干部学习机制,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工作得到党员群众普遍认可。
(三)制度更加健全落实。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的指示要求,创先争优各项机制不断巩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实施,每个党支部建立一项以上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党建特色更加鲜明。 “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党建阵地作用明显,党建信息化深入推进。党总支活动内容紧扣学院中心工作,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载体多样、灵活有效的活动,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五)工作成效更加显著。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有效增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明显,有效推动和保障学院发展稳定,学院中心工作实绩突出,党员群众满意度高。
二、方法步骤
根据中央和省委及学校要求,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四个阶段进行:3月底前完成调查摸底和分类定级;4-5月重点健全组织、理顺党组织关系,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抓好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党建经费保障;6-7月着重抓好支部制度建设,抓好学习先进,对标整改,晋位升级工作;9月抓好“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各党支部要按照活动的目标要求,制定计划、分步推进、有序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调查摸底、分类定级。
采取学院党委调查、各支部自查的方式,重点检查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健全、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各支部根据《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学院党总支关于做好各党支部分类定级工作的通知》,进行一次全面自我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党支部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对所在支部按照先进、较好、一般和后进进行自评,调查摸底与分类定级情况于3月26日汇总到学院学工办组织员处。党总支根据分类标准和调查摸底情况、日常考核情况,在3月30号前对所有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
各支部要对照标准,找准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并抓好落实。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党支部的工作水平、加强党组织建设。
(二)健全组织、理顺关系。
各党支部按照有利于支部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的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组织建设,选好支部书记、配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等。同时要处理好支部工作与系所、职能部门、教学科研等工作之间的关系,党支部工作和班级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师生中树立锐意进取、敬业爱岗、团结奉献的良好形象。
(三)对标整改、晋位升级。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在分类定级、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党总支指导对所属党支部制定详细整改落实方案,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各党支部要明确改进提高目标、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使支部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实行晋位升级。
(四)强化述评考、抓好落实。完善党员述职制度与民主评议制度。各党支部书记、党员要对所属党总支、党支部进行述职,组织好党员、群众代表对党支部党建工作及党员个人情况进行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党建工作考核、党务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主要举措
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党员群众的满意工程,必须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着力解决好队伍建设不适应、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强组织、抓队伍、建机制、重保障,进一步提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选优配强一支好队伍
1.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强化示范行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两院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到课堂去,到宿舍去,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在党总支“三联系”活动中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关注师生员工冷暖,强化校园生活服务,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指导,关注困难教职员工与学生,妥善解决教学科研骨干的实际问题、离退休老教师的实际困难,扎扎实实为广大师生办实事解难事;要带头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服务师生群众中奋力创先争优。
2.提高党组织负责人能力。各党支部要选优配强党组织机构,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结果,对不胜任的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注意发挥好党员专家、教授在党支部组织建设中的作用,从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中推选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及委员、提高党支部整体效能。由学生工作负责人兼职组织员,充分发挥组织员在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方面的作用。各支部书记要积极联系青年教师,加强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青年教师骨干发展成党员,把青年教师党员培养成骨干。积极推荐新任党组织书记参与学校相关培训。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中国计量学院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实施细则》要求,建立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5月份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着力查找和解决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6月份在民主评议党员的基础上开展“三优一先”评选工作,树立宣传表彰典型。把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调研分析,统筹制定学生党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围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开展学习雷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实施学生党员“责任制工程”,通过设立学生党员先锋岗、示范岗等举措,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带头作用。
(二)研究谋划一个好思路
1.抓好载体,推动支部工作项目化。各党支部要结合岗位特点,找准载体,设计党建工作项目,促进学院中心工作。比如开展“走进社区服务基层项目”、“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活动项目”,“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改革项目”,使支部活动有计划、有重点推进,增强支部活动吸引力,有助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形成好思路。推进支部建设创新活动评比制度,及时总结党支部创新活动成果,对创新成果予以推广和表彰,积极开展党建理论研究。
2.发挥支部优势、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各党支部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服务活动。教工党支部要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学生党支部要引领同学们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为学院院风、学风建设做出贡献。各党支部要结合具体工作,认真思考,积极探讨,创新支部工作和活动方式,如成立“教学科研团队”、“学生课外科技指导团队”、“服务地方讲师团”、“三联系结对”等,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项目计划,服务学校、学院、学生及社会发展。
(三)建立完善一套好制度
各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党内各项制度,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进一步健全党员公开承诺制度、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制度、“三联系”制度、支部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党员发展票决制、公示制、党员思想和工作汇报制度等。要求各党支部至少每月召开一次组织生活,根据学校、学院党委布置的学习内容制定好党员理论学习计划,加强党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提高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党支部组织生活要做好会议记录。
利用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对老党员、老教师、生活困难党员教师进行走访慰问,对“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困惑”的“三困生”进行家访,帮助解决难题,关心师生成长。继续捐助“创先争优爱心助学金”。
(四)建设管理一个好阵地
加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建好用好党建阵地。完善“党员之家”建设;大力推进党建工作进网络,加强党建网站、QQ群、微博群等建设。积极开辟设立自己的党建网页,构建完善的网络党建信息平台。
(五)树立宣传一批好典型
各党支部要以师德、学风建设为关键,加强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努力营造尊师重教和弘扬高尚师德的氛围,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培育发现爱岗敬业,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优秀党员教师典型以及品学兼优的先进党员学生典型,为师生树立真实可敬、平凡可学的榜样,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十大育人先锋”、“十大成才先锋”、“三优一先”、“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支部建设创新奖评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示范带动形成全校基层党组织集体创先进、人人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党总支高度重视,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党总支成立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毕晓光任组长,党委委员蒋楠任副组长,组织员及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各支部书记要亲自负责此项工作,要积极行动,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贯穿于年度各项工作之中,与基层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倾听诉求,深入一线抓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办成抓实事、解难题、求实效的群众满意工程。
2、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各党支部要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计划,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确保取得实效,切实通过活动促进党建工作的全面提高。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党支部要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校报、网站等及时宣传在开展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促进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营造浓厚的党组织建设氛围。以活动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学院党总支
201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