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优秀毕业生风采

发布日期:2021-12-10  来源:   点击量:

凤凰花开,离歌响起,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的莘莘学子已完成学业,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对于他们来说,两年半的时间,是飞跃成长与进步的30个月,是积蓄知识与力量的913天,是挥洒青春与汗水的2万1千多个小时。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两位马院学子勤勉务实,励精笃行,汗水终得偿,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优秀毕业生。


孙奇彧: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孙奇彧,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奖勤助贷、校园安全、体质情况、寝室管理等日常工作,也承担学院部分党务工作。在校期间,她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连续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两篇,普通期刊论文一篇,会议论文一篇。曾任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机电系全职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她认为,读研期间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定下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学习上要扎实学习大纲课程,课余尽早构思论文的大致主题,围绕主题有选择的阅读相关的书籍,在查询文献的过程中,也可判断论文的撰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完成。通过文献的阅读和积累,为自己的毕业创作奠定良好基础。

无论是论文还是求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划,放平心态,稳中求进。及时和导师沟通交流,自己难免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瓶颈,有了导师的指导也许就会豁然开朗了。当然,同学之间也不要吝啬分享,彼此之间说说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也会有新的写作切入点。


刘梓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刘梓祎,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任教师,负责《思想道德与法治》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相关教学工作。在校期间,她先后获得一等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两篇,会议论文两篇。曾任中国计量大学团委全职辅导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讲解员。

在她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第一要做到多积累,不管是学习或者工作方面,都要做到多积累。在学习方面,特别是在毕业论文撰写时,就愈发感到阅读专著文献的重要性,建议刚定下毕业论文方向的学弟学妹们,广泛查找相关文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精读两三本相关专著。在工作方面,团委的两年全职辅导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讲解工作,为她之后找工作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助力。尤其是在马中心的讲解工作,为如今从事教师行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是得益于在马中心讲解工作中的锻炼,使自己一步步成长,逐渐能够做到在人前从容、顺利、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要做到多交流,首先要与导师多交流,有时候导师的一句话就能解开困扰我们许久的疑惑,给论文写作带来灵感。其次可以多和同学交流。不管是在论文写作还是在找工作过程中,班级同学之间都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在相互帮助中一起成长。

(编辑: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