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正文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简介

发布日期:2018-06-25  来源:   点击量:

招收专业目录及简介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获批于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授权点获批于2017年。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研究所,按照学院、研究所、学科、学位点位一体的模式开展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有特色、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现已发展成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与传播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

 

(一)招生专业目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2019年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

(招生计划)

学科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15人)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知识

 

 

(二)研究方向简介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有2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该方向现有硕士生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文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对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复杂性、社会各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性做全方位把握方面进行深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方向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该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要开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西方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近年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各种社会思潮,教育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养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等方面开展研究,成效明显。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共有2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该方向共有导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主要体系建构、创新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

方向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该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有机结合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特色。 

3.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共有3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该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要从事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机制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计量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有机结合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特色。

方向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该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教授3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学习指导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大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方向三:学习创新与文化价值教育研究。该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要从事学习创新研究、先进文化建设、核心价值教育、和谐发展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学习型组织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及现代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研究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共有2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中国近现代中国政党理论与重要人物思想研究。该方向现有导师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主要开展近代以来中西方政党建设理论和中国近现代重要人物思想研究,特别在中外社会主义道路比较、党的智库建设、习近平党建思想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形成特色与优势

方向二: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研究。该方向现有导师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要开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在中国近现代计量史、党建标准化、区域(特别是浙江)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形成了优势与特色。